我著迷交通運輸,任何型式。倫敦地鐵,再平凡也不過,卻是值得走走,在其中嗅尋軌道交通的原型。
19世紀中維多利亞時期,世界第一條載客的市內地鐵開通,因為隧道的形象,被暱稱為Tube管子。我行走其間,因狹窄的視覺效果有點發暈,時不時以為自已是被搖晃後易開罐裡的汽水,蓄勢待發地一觸即噴發!
近二世紀後,各個大城市軌道交通依循倫敦地鐵脈絡前行,如蜘蛛網般在地底建構平行世界。20世紀初,倫敦地鐵的標誌,紅色圓圈中間藍色橫槓出現,首先是地鐵公司的企業標誌,在1913年聘請字型設計師Edward Johnston依此原型設計,現今這個標誌已成為世界級經典視覺設計。中間藍槓可以更換任何字,在站內是站名,在戶外是UNDERGROUND地鐵,而圓型的形狀,就像tube管子一般的望圖生意。現在更甚者,以不同的配色表示倫敦不同的交通運輸,包括計程車、渡輪、輕軌電車、甚至到如Ubike的租借腳踏車標誌。連No Smoking的警語都可套用(笑),變型實在太方便的設計,某種程度上儼然已成倫敦、乃至英國的象徵。
倫敦地鐵圖的設計也是一個美麗。倫敦地鐵開通70年,地鐵圖繪製如一般地圖完整表達地理概念。然而在1932年,倫敦地鐵工程師Harry Beck卻改變了觀者視角,站在乘客觀點思考,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底,實際里程數或是行進路線彎曲或直行,對身處其中的人並不具有意義,經過哪些站?還有幾站要下車?我要在哪站轉乘?因此,放棄實際地理位置的準確對應,沒有比例尺概念,有的只是等距的站別設計;彎曲路線以直線、90度和45度角取代、每條不同路線以不同顏色區別。這樣的概念成為後來交通圖設計的濫觴。在地鐵站隨手可拿的tube map中,路線圖的右下角,都還寫著「This diagram is an evolution of the original design conceived in 1931 by Harry Beck」。
Oyster Card牡蠣卡是倫敦地鐵卡,但不若台北悠遊卡、北京一卡通,或是上海更直接叫公(共)交(通)卡,明明白白地告訴使用者它的目的,牡蠣卡翻成中文十分令人不解,維持原文就顯得詩意而美麗。牡蠣有堅硬的殼,象徵Oyster卡的資料安全防護,牡蠣內的珍珠顯示價值,倫敦泰晤士河過往亦為牡蠣生態豐富,命名可彰顯當地文化。但我更愛來自莎士比亞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溫莎的風流婦人中引用的:Why then, the world's mine oyster, which I with sword will open,世界對我而言就像牡蠣,我可以用刀打開。The world is your oyster是後來的俗諺,意思是這世界如何一個張開的牡蠣,任你享用、遨遊,有隨心所欲之類的延伸之意。
當旅行和讀書筆記交會時,很詩意。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