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石窟,是今年跨年預定目標,只是和計劃差了2200公里。

原先計劃的甘肅敦煌石窟,在眾多因素考量下被擱置了,就在同時,卡鏈計劃去洛陽龍門石窟!走吧!反正都沒看過,先去哪都行! 

前一晚在搭了火車,從開封往洛陽走,只買得到硬座,內外溫差之大,加上坐在暖氣風口,在熱到癢到不舒服了二小時後,終於得以逃離過度溫暖的火爐。

剛下火車站,免不得又要和出租車師傅爭執個半天,「你車在哪?我要先看!」,「這個車那麼小,怎麼坐得下我們十個人」,在中國也走跳了一陣子,凡事眼見為憑是準則。果然,師傅想賺錢想瘋了,呼悠我們十人加多多行李塞進一台只能坐六至七人的小麵包車,「這樣要收我們六十元?我們要去打出租車」亦趨亦亦地跟著我們,並不斷闡述出租車二台打起來也沒多便宜,這是師傅的話術,我們也堅持要看到二台車都到,我們可同時上車才願意讓他們做生意。每回中國出遊,這段是惱煩卻總免不了的戲碼。

飛兒客棧,距離龍門石窟13公里的龍門大道旁,公交車15公鐘即可抵達石窟,進了大門後的空間是桌上足球的駐地,還有各色各樣的DM,像極了師大許多文青咖啡館入口,掀開厚重防寒布簾,才是接待處。

P1100384  

由現在流行的未來明信片格環繞接待空間,

P1190281  

再往內走由客家花布從天而降做為隔間,隔出交誼空間,抬頭是可讓陽光灑下的天井,有客棧特色的方桌長條板凳在這兒吃早餐很是愜意。

P1050450  

這裡很好,有隻圓滾的貓,

P1100370

除了暖氣不太給力外。

 

我們運氣很好,聘到了一枚好導遊。他研究也喜歡這些文物,他用著喜悅和驕傲的心情說著曾經參與龍門二十品拓碑任務,他不斷勸阻用手觸摸石窟的遊客,他讓原本旅遊團走一個小時的西山石窟導覽走了二個多小時,他午餐晚吃了一個小時就是為了詳細介紹和回答我們七形八怪的問題,他是個幫我們拍照時要求大家往右邊一點臉才會都在陽光下的神奇導遊。

        

從公車站走進來真的很遠,但過了上方有寫大字龍門的橋後,看到的,是許多垂柳在伊河兩岸,

P1190333

P1100406  

P1050511

走的形成卡榫的大型石塊延伸而成的古道。右手邊逐漸出現一些小的佛龕鱗次櫛比地坐落在山壁上,

P1050545

導遊說,古代人有了點錢,或是逢年過年或是好事感恩總要請了工匠鑿一尊佛像。我想到了光明燈。

在龍門石窟,每一步都似一盞燈,都是一個信仰,一個心願,一個崇敬,一個感謝。莊嚴地告訴遊各,這,不只是五A級景區,而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心意。也就更理直氣壯地說「後面的小姐,請你手不要去摸佛像」,

這是歷史文物,風化已經讓佛像銳利不再,盗採剝落了古物的風采,

P1050549

多個大小佛像頭被砍去,或整片壁畫被鑿走,我腦裡浮現的是,曾經去過的博物館中,看到一個個下方插入鋼架直立而起的佛像頭顱,一切的珍貴在展示櫃旁的小片文字書寫中,看不進心裡,

P1050566

當時;現在回想起博物館的景像,反而有些怨懟,這些文物本存歷史脈絡中,總有人因為利因為名而破壞它原來該有樣子,美其名移到他地讓更多人欣賞和了解曾經的歷史,然而,歷史的珍貴,可是可以如此被搬移?更不恥因偷因盜而坐上館長位子的土匪。

我在博物館中,看到這些佛像總是過目即忘,而在伊河兩岸整片山壁中,卻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那份虔誠,

P1050636

  祂們不只是文物,祂們和當時百姓或工匠或帝王生活息息相關,是活著的,有故事的。北魏的佛相內含當時審美觀,似乎有胡人血統的單眼大眉平板五官和纖細體態,

P1050532

唐朝崇尚豐腴,當然佛像也富盈態,服飾飄曳華美的菩薩像更顯大唐盛世。

P1050599

 

在氣喘虛虛爬上最具代表的露天佛寺奉仙寺,我感謝自已是在北風呼呼的寒冬來訪,才能安靜地欣賞盧舍那佛的美態,也才能拍到前方空無一人如明信片般的大佛像。

P1050597

近距離仰瞻佛像時,17.14米才有了真正的意義。導遊要我們往左走右地觀察佛像,說祂是東方蒙那麗莎並不為過,琉璃眼珠微微俯視,隨著你的移動,佛像卻總是溫暖地注視著你。有一說是該寺開鑿於武則天時期,所以工匠們為了討好當代君王,總不由得依著君王面相作文章,但又有一說是依著唐高宗,不論如何,當導遊說著,若我們有力有空時可以過橋到東山平台回望大佛,那裡看大佛的風景甚是美麗,當年武則天也是在東山擺鼓石旁平台處遙望西山大佛開光。

P1190450

是的,矯情如我,一定也要看看武則天當年看到的風景!走~我們過橋去!

P1050658

這西山山麓上上下下,看完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和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居然到下午一點多!

P1050609

寒風吹落葉起,我的午餐在哪裡?如同軍教片或高中時期被圈禁的小鬼般,我們從柵欄內向外飢渴地買著糯米玉米,真的像吃糯米般,黏得我手四處,索性不吃,轉戰熱騰騰泡麵。老式熱水瓶裝著不夠熱的熱水,沖泡的泡麵很難爛,但餓死鬼如我們,哪裡還管麵爛不爛,有著熱湯大口喝才重要!有了泡麵心滿意足時,卻意識到另一個抉擇,要寒風呼嘯地站在太陽底下暖和吃著,還是躲在柱後陰影下冷颼吃麵?就醬,我們在天為頂地為底就這麼大咧咧地配著新鮮空氣飽足了中午的胃。 

P1050630

在看完東山石窟後,繼續往回走,走過了蔣宋別館,走到了香山寺。據導遊之前介紹,白居易晚年熱愛此寺,所以自號香山居士,香山就是指此寺。

P1190487  

他常到寺後的九老洞和其他文人相聚吟詩作樂。以我轉化成現代的理解,就是像我阿媽在鄉下每次家裡找不到人時,就是要到村裡廟裡去找人,她一定是在廟裡和婆婆媽媽們聊天,這麼一理解,多麼親切又近民畫面就出現了。白居易不再是國文課本上出現冷冰冰的名字,也不再只是以詩會後代的了不起大詩人,他是真的有血有肉存在過,他的自號是有意義的。在中國,總是能有與歷史相會的顫慄感受。

 P1050704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謝謝Jenny Wang, Kalen Yang一起貢獻照片,照片數量有夠多,就不逐一加版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mi Lin 的頭像
    Kimi Lin

    Kimi Lin_旅行。書寫。飲食。文化

    Kimi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